紫檀重簷樓閣更鐘重簷樓閣式古建築,紫檀鐘殼,嵌以夔龍紋玉雕片和五福流雲琺瑯片。白天走時ˋ報刻ˋ報時。當分針走到十五分時(即一刻鐘),發出”叮噹”兩聲,到二刻時,發出四響..... 到正點(即一至十二時),先報四刻,發出八響,然後再按鐘點敲響。此鐘可在夜間打更。鐘盤上有”乾隆年製”四字。盤上側有兩個小盤,左上角是定更盤,右上角是節氣盤,一年之中按節氣定起更的時間。樓閣裡有打更用的銅鈴,一頁分為五更。夏至夜最短,每敲十響為ㄧ更﹔冬至夜最長﹔每敲十六響為一更,春分ˋ秋分晝夜相等,敲十三響為一更。每晚起更和止更都敲一百零八響。每天打完更,要在鐘穰後邊拉一下,稱為”竄滾子”,使更滾恢復原處,次夜照長打更。報時ˋ報刻ˋ打更的聲響各不相同,報時聲宏亮,報刻聲清脆,報更聲渾厚。這座鐘造型莊重,製造精湛,是清宮做鐘處早期代表性作品。